•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藝術中國

    中國網

    重回繪畫的世界

    第2025/9/19-9/26期
    2025/9/19-9/26

    推薦精彩藝術展,不負周末好時光

    來源:藝術中國

    重回繪畫的世界

    在展覽形式日趨多元的今天,我們或許更需要回歸繪畫本身,去感受那一筆一劃間的靜謐與專注。本期《周末去哪兒》推薦多個古代大家展和當代藝術家繪畫個展,從劉巨德患病期間的床邊手記,到豐子愷筆下的永恒日常,再到齊白石與前輩大師的隔空對話……它們無聲卻有力,邀請我們走進展廳,重新感受繪畫帶給人的原始觸動。

    1.心向天宇——劉巨德藝術作品展

    推薦語——200余件作品大部分為近兩年新作,其中大量手記是劉巨德患腰椎盤突出癥不能行走而住院治療期間,臥床所繪。

    今日美術館學術邀請展“心向天宇——劉巨德藝術作品展”將于2025年9月25日下午3點開幕,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今日美術館主辦,悅陽空間協辦,將展出劉巨德的水墨、陶藝、雕塑、版畫、手記和纖維藝術等作品共計200余件,大部分為近兩年的新作。

        《紅草地》水墨紙本設色 69cm×137cm 2012年

    展覽作品不拘于畫種、材料、技法的分類,囫圇為一,表現了作者面對和平和故鄉的祝愿與祈禱。其中大量手記,是他患腰椎盤突出癥不能行走而住院治療期間,臥床所繪;七十多件瓷藝是他今年夏天造訪磁州窯時所制。

    《土豆和石榴》宣紙水墨 69x47cm 2007年

    《放飛的萌童》線描手稿 2024

    劉巨德1965年就學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系,1978年跟隨導師龐薰琹研學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之比較。他認為,繪畫旨在模仿道生萬物,以看不見的道,畫看得見的物,以看得見的物,畫看不見的道。他理解的道即是渾沌,是萬物初始的狀態,也是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還是事物本來的面目。藝術家創作不可有分別心,不可有企圖心,一切不預設,不謀劃,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為上。藝術學是門模糊學,唯在朦朧模糊的狀態中,以夜月眼、渾沌心,才可能抵達精神的原鄉,體驗生命的原真。他的作品正是他藝術思想的踐行與拷問。

    展期:2025年9月25日-11月2日
    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1號館2層

    2.三家門下轉輪來——齊白石與徐渭、八大山人、吳昌碩

    推薦語——十余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歷時數年籌備,盡現三家經典。

    此次展覽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展覽項目”,同時聯合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等十余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歷時數年籌備,以齊白石對三家的致敬與師學為軸,展出了徐渭、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作品70余件套。

    雜花圖(局部) 徐渭 1592年 30cm×401cm 紙本墨筆 榮寶齋藏

    墨牡丹 齊白石 1955年 51cm×43.5cm 紙本墨筆 中國美術館藏

    雙鵲大石圖 八大山人 1960年 121cm×49cm 紙本墨筆 八大山人紀念館藏

    展覽通過“百代同輝”“萍翁造化”“缶廬鐵筆”“青藤雪個”四個單元,梳理了中國大寫意花鳥畫自明清至近現代的風格演進。

    展期:2025年9月10日-12月5日
    展覽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三、四層

    3.無限清涼——豐子愷藝術展

    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 豐子愷 30.2×23.5cm 紙本設色 豐子愷家族藏

    推薦語——去北京畫院美術館與豐子愷共赴一場“清涼”之旅

    展覽以“無限清涼”為題,以“詩意之情”“護生之心”“童真之趣”“閑逸之韻”四大板塊,副以書信、手稿、文獻展品以及多種互動體驗,構建出一個多維度的展覽空間,將豐子愷溫潤通透的藝術世界呈現給公眾。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豐子愷 30×22.8cm 紙本設色 豐子愷家族藏

    看花攜酒去 酒醉插花歸 豐子愷 30.1×23.5cm 紙本設色 豐子愷家族藏

    豐子愷的藝術始終關注人性的本真和生活的意趣。展覽主題“無限清涼”源自豐子愷與思想家馬一浮之間一段頗具禪意的對話。當年豐子愷有意創作《無常畫集》,馬一浮淡然點撥:“無常就是常。無常容易畫,常不容易畫?!贝搜匀缜屣L拂面,令他“頓覺清涼”,從此以平常之心觀照世間,在瞬息中捕捉永恒。那些看似簡單的線條里,藏著他所悟得的“?!薄娌汇浅?,草木枯榮是常,人間情味亦是常。他將飄忽的無?;癁榱丝捎|可感的日常,于流動的時光中定格了生命本真的模樣。

    展期:2025年9月10日-10月12日
    展覽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一、二層

    4.世界、繪畫與寫作——倪軍近作展

    偏鋒畫廊將于2025年9月20日推出“世界、繪畫與寫作:倪軍近作展”。這是藝術家倪軍在畫廊的第四次個展,將展出藝術家四十余件作品。

    倪軍的繪畫有著兩個看似不同的面向,一方面,他畫花鳥蟲魚、瓜果桃梨,像一個文人,一個不得志因而躲進小樓不問春秋的文化人,一個描繪自己閑情逸致的畫家。但同時他也不可抑制地有著胸懷天下的那一面,所以他畫那些遙遠的人和事,從拿破侖到拉赫馬尼諾夫,從阿巴多到卡夫卡,從藝術到政治。對于倪軍來說,他在畫室里畫靜物的時候,總不時地溢出一些歷史情愫,于是,他的畫面總是旁逸斜出一些枝椏,他在畫家里變成了一個作家。

    展期:2025年9月20日-10月19日
    展覽地點:偏鋒畫廊(北京市798藝術區B11)

    5.張子康: 生成 《Zhang Zikang: Becoming》

    在通常的藝術認知中,我們習慣于從圖像、形式語言或觀念方法等專業層面進入作品。然而,張子康的繪畫卻提供了一種超越常規學術框架的“生命觀看”的母本——它不只關乎技巧、風格或思潮,更關乎生命本身的通透與覺醒。

    重生繪畫,綜合材料,69X137cm, 2025

    他的創作,不同于感性主導的圖像收集、理性主導的系統建構,或非理性主導的話語強權,而是一種融匯了感性與理性、又超越其上的“靈性”呈現。疫情之后,他的作品愈發凸顯出對生命本質的觀照:粗礪的肌理、混沌的形體、黑白色調中暗涌的能量,皆是對生命脆弱與韌性的直接書寫。它們不屬于某時某地,不標榜東方或國際,而是返歸生命無始無終的循環本身。

    展期:2025年9月15日-11月2日
    展覽地點:玖空間(上海市普陀區莫干山路50號8號樓114 )

    6.張曉剛個展《讀者與作者》

    2025年9月12日,張曉剛個展《讀者與作者》在松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崔燦燦擔任策展人,共展出約350件作品涵蓋繪畫、手稿、日記及珍貴影像,呈現藝術家長達半個世紀的創作軌跡,以“讀者”與“作者”的身份轉換為主線,探討個人、家庭、時代與藝術史之間的復雜關系。

    展期:2025年9月12日-12月4日
    展覽地點:松美術館

    【編輯:臺馨遙】

    周末去哪兒 >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