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今日美術館學術邀請展“心向天宇——劉巨德藝術作品展”將于2025年9月25日下午3點開幕,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今日美術館主辦,悅陽空間協辦。展覽將展出劉巨德的水墨、陶藝、雕塑、版畫、手記和纖維藝術等作品共計200余件,大部分為近兩年的新作。
展覽作品不拘于畫種、材料、技法的分類,囫圇為一,表現了作者面對和平和故鄉的祝愿與祈禱。其中大量手記,是他患腰椎盤突出癥不能行走而住院治療期間,臥床所繪;七十多件瓷藝是他今年夏天造訪磁州窯時所制。
劉巨德1965年就學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系,1978年跟隨導師龐薰琹研學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之比較。他認為,繪畫旨在模仿道生萬物,以看不見的道,畫看得見的物,以看得見的物,畫看不見的道。他理解的道即是渾沌,是萬物初始的狀態,也是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還是事物本來的面目。藝術家創作不可有分別心,不可有企圖心,一切不預設,不謀劃,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為上。藝術學是門模糊學,唯在朦朧模糊的狀態中,以夜月眼、渾沌心,才可能抵達精神的原鄉,體驗生命的原真。他的作品正是他藝術思想的踐行與拷問。
展覽信息
今日美術館學術邀請展
心向天宇——劉巨德藝術作品展
展覽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今日美術館
展覽協辦:悅陽空間
展覽時間:2025年9月25日——11月2日
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1號館2層
展覽開幕式:2025年9月25日15:00
學術主持:王魯湘
策展人:曾輝
執行策展:晏燕 周愛民
展覽統籌:范麗 李有然
展覽執行:舒向財 郭玉龍 羅怡凝 佘紅昌
展覽空間設計:王寧
展覽視覺設計:王鵬
展覽作品攝影:鄭林慶
前言
王魯湘
劉巨德是一個故鄉情結很濃重的藝術家。這種故鄉意識的覺醒是在年過半百之后,此前,或更年青的時候,詩在陌生的遠方。年過半百后,驀然回首,原來詩就在故鄉苦哈哈的土地上?;氐焦枢l的劉巨德爆發出真正詩人的靈性與覺悟,他對故鄉的感知有了豐厚的層次。他說人有四個故鄉。一是子宮的故鄉,二是自然的故鄉,三是文化的故鄉,四是宇宙的故鄉。
他對中國古代哲學中的玄學很感興趣,好談老莊,像魏晉玄學家那樣“手揮五弦,目送歸鴻”。莊子說的寓言他信手拈來,幾句話必定說到道。他理解的道是混沌,既是萬物初始的狀態,也是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還是事物最好的存在面目,不要有強烈的分別心,不要有太強的企圖心,在作畫時要順其自然,因勢成象,如人夜行,不必有清晰的設計和目標,但要蹈虛躡影,乘除陰陽,與物宛轉,與造物者游,游于無朕。他經常畫第一筆時目不視筆,甚至閉上眼睛,由這不由意識控制的第一筆劃破鴻蒙,然后再一生二,二生三,筆筆相生,在一片混沌中讓物象破曉。劉巨德談的是中國藝術美學的最上乘義,意在言外,不可說不可說,能理解到他這個境界的人很少。把搞藝術看作行夜路,把藝術家視為夜行者,反對和抵抗理性與分別心對藝術混沌之道的干擾,靠通感和潛意識與天地之道相通,在朦朧模糊的狀態中抵達原初原始的精神原鄉,這使我想起了薩滿。
劉巨德的故鄉是薩滿文化盛行之域。劉巨德的藝術思維,其實深刻地受到其文化故鄉薩滿文化的影響,他確實是通靈的,他的作品確實是靈性的,近萬年的薩滿精神貫注在他畫的一筆一劃中。這不是迷信,而是文化傳承。如宋代理學家所言:“道通天地有無外,思入風云變化中”。李澤厚曾說對中國藝術影響最深的是莊禪精神。挪到劉巨德身上,改一個字,叫“莊薩精神”。這就是他的文化故鄉和宇宙故鄉。
劉巨德多次對我說,萬幸跟著龐先生研究裝飾圖案,將藝術視野打開到無邊世界,空間上無國界,時間上無斷代,窮極人類藝術史。龐先生說:“裝,藏也;飾,加以文采也?!眻D案和符號,既是裝藏,也是飾采。因為圖案和符號都是從具體事物的形象歷經多輪次的簡化抽象而來,這個過程會隱藏很多信息,濃縮很多信息。而最終呈現的圖案和符號會成為最簡約也最美的裝飾。
這一次展覽的主題是和平與故鄉。劉巨德偏好兩個形象:鴿子與少女。他畫過無數的鴿子和少女,在他筆下,二者完全合二為一,成為純美至善的象征。劉巨德說過,藝術家不僅要提供美,還要提供慈與善,以慈觀世,以善作畫。鴿子與少女的形象,儼然成為了劉巨德的精神圖騰,他以這個圖騰的反復創造來宣揚和傳播老子“以慈為寶”的和平主義思想。他也畫馬,既畫草原的野馬,也畫北朝和唐代鞍韉華麗的舞馬。他厭惡戰爭但崇拜英雄,因為英雄能夠犧牲自己止戈為武捍衛和平。馬就是英雄的象征,是劉巨德的又一個精神圖騰。
2025年9月于北京
部分展出作品:
《紅草地》水墨紙本設色 69cm×137cm 2012年
《駱駝草》水墨紙本設色 69cm×139cm 2015年
《牧馬圖》水墨紙本設色 145X547cm 2017年
《追日草》水墨紙本設色 141×362cm 2011年
《土豆和石榴》宣紙水墨 69x47cm 2007年
《和平使者》不銹鋼雕塑 64x197cm 2016年
《黑駿馬》銅雕 70x150cm 2016年
《草原姐妹》銅版畫 90x60cm 2025年
《春江月》銅版畫 45x30cm 2025年
《家鄉秋色》銅版畫 90x60cm 2025年
《和平信使》線描手稿 2024年
《頭頂飛鴿少女》線描手稿 2024年
《放飛的萌童》線描手稿 2024
線描手稿1 26.5x37.9cm 2025年
線描手稿2 21x29.7cm 2025年
線描手稿4 21x29.7cm 2025年
《飛馬奔來》陶瓷 高47徑24.5cm 2025年
《飛仙》陶瓷 高50徑24.7cm 2025年
《人鳥同語》陶瓷 高40徑26cm 2025年
《天馬歸來》陶瓷 高46徑23.5cm 2025年
《相依無言》陶瓷 徑45cm 2025年
《憂思》陶瓷 徑45cm 2025年
《與仙對語》陶瓷 徑45cm 2025年
《遠古》陶瓷 徑45cm 2025年
《靈光》纖維藝術 147x226cm 1999年
《阿詩瑪》纖維藝術 212x394cm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