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藝術中國

    中國網

    范一夫:藝術不是潮流,在東西互鑒之中“道法自然”

    范一夫:藝術不是潮流,在東西互鑒之中“道法自然”

    時間: 2025-08-04 15:13:00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采訪_許柏成 編輯_于子釗

    2025年7月29日,“道法自然——范一夫山水畫展”于北京市東城區陶然天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以“道法自然”為主題,展出范一夫的43幅山水畫作。藝術家根植于中國傳統哲學,融合西方風景畫的藝術精神,通過筆墨與心靈的交融,呈現人與自然的深層共鳴與和諧共振。

    范一夫

    范一夫,1963年生于北京,自幼沉浸于丹青之道,師從國畫大師劉繼卣及其父范曾,奠定了扎實的國畫根基。1988年,他赴日本留學,專攻東方藝術史,深化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后旅居巴黎,潛心山水畫創作數十載。他以中國哲學為根基,融匯西方藝術觀念,廣采各地風物,以全球視野探索中國山水畫的創新路徑。展廳中,《煙霞深處》《詩境平遠》等作品生動展現了范一夫游走于古今、中西之間的獨特藝術風格,其筆墨承載“道法自然”的哲學精神,于方寸之間展現萬千氣象。

    展覽現場

    策展人董浩評價道:“范一夫的作品看似外師造化、足跡萬里,實則回歸心源——在山水之外,觀念始終是他最隱微卻最堅實的墨線。他不滿足于對景的描摹,而是在筆墨中建構一種‘心物交感’的世界觀?!狈兑环蜃⒅毓P墨與自然意象的對話,在堅守中國文化精神的同時,突破傳統繪畫程式的束縛,以自由的筆法和真摯的心靈感悟,為身處“短平快”都市生活的現代人勾勒出一方理想的山水意境。

    展覽開幕前夕,藝術中國專訪了藝術家范一夫,范一夫就自我山水畫的內在精神、“道法自然”主題的哲學根源、創作中東西文化交融的實踐,以及新材料的實驗探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闡述。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范曾先生擅長人物畫,劉繼卣先生擅長畫動物,而您則以山水畫見長,是否因為山水更符合您的性情?旅法生活如何影響了您的山水創作?

    范一夫:劉繼卣先生其實也是畫人物,他最重要的作品都是人物畫。我實際剛開始學的是人物畫,學了很長時間,但我似乎跟人物畫之間產生不了共鳴。這確實跟我的性格有關,我個性比較散淡。相對來說,人物畫更嚴謹,而山水畫更自由。

    我在1990年代去法國之前更多的是臨摹探索,到了法國以后,才開始真正了創作。法國交通發達,我就開車四海云游,這讓我對山水畫有了更多的體會。我不僅僅是用中國傳統的山水去表現山水,更融合了一些西方的風景畫觀念。比如法國的柯羅、楓丹白露畫派,他們的風景畫非常棒,我也吸收了他們對自然的感悟觀念。因此,我的繪畫中國人認為是山水畫,而西方人也可以將其作為風景畫來欣賞。2002年,我在歐洲的第一個展覽在法國瑪斯市藝術館舉辦,作品里的很多都是法國的山水。繪畫也是要讓人眼見一新的,所以他們都很接受我的繪畫。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在您看來,相較于中國傳統山水畫,您的作品有何不同?

    范一夫:中國繪畫發展到后面,一個最大的問題是程式化概念。似乎是規定了必須這么畫,但其實這是沒有的道理。反過來看,照本宣科這樣畫的藝術家是容易被遺忘的,只有不這么畫的藝術家才有可能被歷史記住。法國與中國很像,就是什么都可以接受,其實中國的傳統也應該是多樣化的。因此,當法國人看到我用新的方式畫當地風景,他們非常接受。

    其實這個世界從來沒有變過,變的都是人。當下的藝術應該反映的是人怎么認識這個世界,感受這個世界。我的繪畫與傳統的不同,我想首先是用筆,我的用筆中沒有傳統繪畫那種程式化的東西。我認為更多地還是應該表達出現在我所體會到的感受。其次,我的構圖和觀察方法更符合現代人看風景的方式。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其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古人畫的東西跟他們的修養、時代有緊密聯系,我們今天再去重復古人沒意義,要畫的是現在的感覺。藝術要跟人的感官產生共鳴,這樣觀眾才會對你的藝術有興趣,才會想去了解。

    《歐西朦朧景》與范一夫作畫過程

    藝術中國:您1980年代去日本留學,攻讀東方藝術史,這對您后來的創作有何影響?

    范一夫:我25歲去日本留學。上世紀80年代初,大部分中國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是缺乏了解的。改革開放之后,更多人是對西方的經典著作和哲學思想感興趣。日本經濟非常發達,現在回頭看值得思考的一個現象是:同時它的傳統文化也非常發達。當然,它的傳統文化都是根源于中國傳統,這就讓我非常想系統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因此,我是到了國外才開始認識中國。這確實激勵了我重新認識我們自己的文化,當時在日本任何關于中國傳統的典籍都能找到。

    我買的第一本書是日文版的《論語》,從頭看起,才慢慢理解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對后來科舉制度發展的作用等。在重新認識中國文化的過程之中,我也就逐漸開始理解老莊,理解佛家。比如《心經》,短短260字,它實際上講的是人與宇宙的關系。這些觀念對藝術家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你不去“悟”的話,你的藝術其實是很難發展下去的。我不排斥任何的繪畫形式,當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更深刻地理解很多傳統文化的道理。

    后來我整個的發展都是基于這種理念,它讓我有一個非常好的視野。藝術家一定要有獨立性,要一直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同時還要能發展。藝術不是潮流,如果一個藝術家追潮流的話,他的結果不一定會好。因為藝術不能只為今天,還要為了明天,以及未來。藝術家從學習到成長,最終成為一名藝術家的過程中,要非常堅定自己的信念。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本次展覽主題是“道法自然”?老莊哲學在您的藝術觀念里起到怎樣的作用?

    范一夫:中國的整個古典哲學,都和老莊哲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個體系包羅萬象,它是講人與自然的一種關系,人與自然要相融,而不是沖突。特別是中國人潛意識思維里就有這些理念。所有西方當代的藝術觀念,都和老莊哲學是一致的,西方藝術從立體走向平面,就基于這種思維方式。對于我們的繪畫來講,更多的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因為這種風景繪畫的特性,所以我認為“道法自然”更能闡釋我的繪畫形式。我的繪畫中的風景不僅有中國的,也有歐洲的,這種融會貫通恰恰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維方式。

    對于老莊哲學,我只是通過自己的理解詮釋了它很小的一部分。莊子哲學對我的影響,就是在不如意之中尋找一種如意。這個世界不一定如你所愿,而作為一個生命存在,我們游弋其中,要去慢慢體會。這個體會不一定是痛苦,而是一種心靈的快感,這其實就超脫了一些俗世概念。藝術家是追求完美的,但社會現實并不完美。在孤獨的過程里去尋找心靈的快感,這就是我們創作的源泉。莊子告訴我們,你所見的一切都是都不見得是真實且完美的,這的確是有一些虛無主義,但如果沒有這種虛無主義,中國傳統哲學就不是今天的面貌。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這次展覽中展出了您近年來使用新材料創作的山水畫,您在什么契機下創作的?如何看待這些作品? 

    范一夫:我畫這些畫是疫情期間,當時人與社會脫離了聯系,但這恰恰給了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使我能真正地深入思考,讓我去實踐在法國思考了很長時間的想法——用我的思維方式和西方的繪畫材料,能否詮釋我內心的風景?這是我基于中國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融合我在法國30多年對西方藝術與社會的理解的一種嘗試。

    我選擇了丙烯,丙烯是可以溶于水的。但過程中發現,丙烯的黑是多種顏色調和出來的,和其它顏色搭配就會臟。而中國的墨是純色,因此我的這一批畫,需要其它顏色時是丙烯,黑色還是用中國墨。只有中國墨能沉下去,不被沖掉。同時中國繪畫在某種意義上是不能涂改的,它每一筆的準確度都要非常高。我用的是中國的毛筆,而不是刷子一樣的油畫筆,毛筆之間是有空隙的,這種空隙恰恰蘊含了莊子哲學里追求的那種空洞,而這種空洞又帶有基于我對傳統繪畫專研而產生的氣韻。我覺得嘗試還是成功的,通過西方材料實現了我的藝術理念。其實說到底,繪畫就是技法和方式,用我自己的技法和思維方式去表現我的藝術理念就好了。其實藝術家的成長,就是自己不斷否定自己,追求全新事物的過程。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我們知道您也是西方油畫藝術的收藏家,您的收藏對創作有何影響? 

    范一夫:首先我們對中國藝術的藏家太多了,而且很全面。因為我在法國生活,我喜歡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和思維方式。同時我們在少年期時,內心對這些還是充滿了向往,當我到法國后,就覺得與實現的距離很近了。當然我的收藏,不是基于名家,而是基于作品的藝術性。17至19世紀歐洲藝術家輩出,在大師之外,仍然有很多優秀之作。

    西方風景繪畫中,柯羅的風景畫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早期的很多繪畫之中就有柯羅的影子。雖然我的畫是中國畫,但是我打破了中國傳統繪畫的體驗和觀看方式。還有楓丹白露畫派,西方風景畫正是在楓丹白露畫派影響下開始寫生的。某種程度上,我的很多畫像水墨的印象派。印象派就像中國繪畫的寫意,比如我有一張畫里的風景與莫奈畫的是同樣的地方,只不過他是用色彩來表現,而我是用水墨。(圖片提供:陶然天美術館)

    部分展出作品

    戊戌 春照青山籠雪花 62x96cm

    甲辰 北峰真與天相接 138x70cm

    乙巳 海闊山遙 45x96cm

    2025 乙巳 聽海 45x97cm

    2024 甲辰 秋 47x115cm

    2021 辛丑 阿爾卑斯印象 100x100cm

    2024 甲辰 秋 147x115cm

    范一夫:藝術不是潮流,在東西互鑒之中“道法自然”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