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藝術中國

    中國網

    重美術館2025夏季展“.GIF”開幕

    重美術館2025夏季展“.GIF”開幕

    時間: 2025-06-26 16:41:05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展覽現場

    6月21日,重美術館2025夏季新展“.GIF”如約而至。

    “.GIF”作為數字早期圖像格式,以低技術門檻和高傳播效率流行,其循環播放機制成為“變化”觀看方式的隱喻——一種不斷更新的視覺經驗與意義生成方式。此次展覽邀請段少鋒、辛云鵬、孫文杰三位充滿活力的策展人共同策劃,11位 /組藝術家以 AI算法、機械裝置等多元手段創作。作品或互動或疏離,以搖擺、旋轉或細微變化挑戰感知邊界。展覽跳出“動態裝置”傳統框架,強調“運動”作為作品的結構語言,引導觀眾超越對“動”的直覺,重新思考時空與身體感知的關系,呼應社會科技演進中感知持續更新的生存處境。

    單元1:“世紀”海報

    單元1:“世紀”

    單元一圍繞“世紀”主題,指出科技發展下已知范圍擴大,伴隨更多不可知,藝術與肉身面臨困境。千禧年前后的互聯網浪漫與未來恐慌交織,如今只剩記憶與數字化廢墟。展覽單元“世紀”囊括了時子媛、呂連濤、許毅博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了人從自然主義到科學高速發展的異化及技術反思,英文“Vanishing”指肉身體驗消逝,而藝術可表達技術無法觸及的秘密與錯誤。

     《回響室》,時子媛,單元1:“世紀”展廳現場

    《等待》,呂連濤,單元1:“世紀”展廳現場

    《規定生長2號》,許毅博,單元1:“世紀”展廳現場

    單元2:某景中海報

    單元2:某景中

    這一單元指出裝置藝術無明確歷史線索與審美范式,注重觀眾“在場”及功能化關系美學。其創作離不開社會語境,中國裝置藝術發展曾受 90年代國際雙年展體制影響。裝置藝術需從個人經驗、社會現場等重構語境,發展平行主體性。單元中呈現了羅爽、劉亞洲、宋紫薇、張佳沁&張倫倫四位 /組 89后藝術家的實踐,以“運動”主題激活真實觀看。

    《雨刷器》,劉亞洲,單元2:“某景中”展廳現場

    《在迷霧中重建》,張佳沁&張倫倫,單元2:“某景中”展廳現場

    《電光-晨昏線》,羅爽,單元2:“某景中”展廳現場

    《回聲谷》,宋紫薇,單元2:“某景中”展廳現場

    單元3:微傾之隙海報

    單元3:微傾之隙

    單元三以盧克萊修“微妙偏轉”理論為基礎,通過藝術家作品展現非人類中心視角的復合場域。包蓉、郭城、覃小詩、張茂,四位藝術家以精微動作、材料響應及偶然性事件,構筑具身行動的藝術場景,強調世界在細微偏移中生成,觀者也成為偏移的一部分,探討變化與創造力的本質。

    《不懼迅雨,不畏疾風》,覃小詩,單元3:“微傾之隙”展廳現場

    《抽象神諭生成器》,郭城,單元3:“微傾之隙”展廳現場

    《雨中跳舞》,包蓉,單元3:“微傾之隙”展廳現場

    《環形:沙丘》,張茂,單元3:“微傾之隙”展廳現場

    展覽主創及部分參展藝術家合影

    下午四點,開幕儀式拉開帷幕,吸引過百位嘉賓到場觀看。重美術館館長歐陽星、策展人段少鋒、孫文杰和藝術家許毅博先后致辭,各自分享了對于此次展覽的獨到觀點。致辭環節過后,策展人與藝術家引導觀眾沉浸式參觀展覽。開幕儀式由重美術館展覽總監季鈺程主持。

    展覽現場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2025年10月8日。(圖片來源:重美術館)

    重美術館2025夏季展“.GIF”開幕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