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藝術中國

    中國網

    Hello! 月亮先生:Leonid Tishkov的深圳之旅

    Hello! 月亮先生:Leonid Tishkov的深圳之旅

    時間: 2025-04-17 10:51:04 | 來源: 藝術中國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惫磐駚?,人類樂此不疲向著月亮出發,帶著對神秘宇宙的探索精神,想要揭開它的夢幻面紗。月亮作為一種極其特殊的意象出現在詩人的經典里,跨越文化、穿越時空,承載著全人類團圓、思鄉、哀思、孤獨、永恒等復雜情感。

    對于俄羅斯國寶級藝術家列昂尼德·蒂什科夫(Leonid Tishkov)而言,月亮是詩意的頌歌,他以光影為筆,在全球書寫共通的情感方程式——愛、陪伴、平等與真誠。憑借非凡的創造力與浪漫的情懷,列昂打造出了“私人月亮”這一現象級作品,以視覺詩的形式,將諸多月亮承載的情感化為私人的烏托邦。

    2025年4月30日,俄羅斯國寶級藝術家列昂尼德·蒂什科夫全球首個大型回顧展——月亮來信·月亮先生環球奇跡光之旅將登陸深圳。這場展覽由潤藝文化主辦,NopLab及Bluewoods策展出品,是藝術家月亮先生列昂生平40年巨作的集中呈現,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地月對話。

    展覽海報

    摘下一輪弦月

    赴跨越山海的浪漫私奔

    雷尼?馬格里特《九月十六日》

    列昂以此作品致敬雷尼?馬格里特影像詩“私人月亮”,講述了一個男人與月亮相遇并與之相伴余生的故事。2003年,從雷尼?馬格里特(Rene Magritte)的畫《九月十六日》中獲得靈感,列昂繪制了“私人月亮”的第一張草稿。這件作品超越單純的天體隱喻,將月球重塑為具有神性的獨立生命體,與觀眾進行存在主義的凝視對話。

    在列昂的宇宙詩篇里,月亮扮演他的繆斯、演員與情人,這場羈絆貫穿了整20余年的視覺私奔——他攜著被賦予女性身份的“新月”跨越山海,巡展足跡遍布30多個國家與地區。從新西蘭的極光到北極的冰川,從巴黎埃菲爾鐵塔到英格蘭的玫瑰莊園,從紐約的摩天大樓到羅馬尼亞的森林,從瀨戶內海的城市車站到越南的水巷竹筏……他們銀灰的足跡遍布31個國家與地區。

    私人月亮的旅行足跡

    “私人月亮”也曾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在成都的麓湖cpi島的潮聲中,在蘇州平江路的小河里,在浙江安吉的山谷間……去年,“私人月亮”駐足深圳,點亮鋼筋森林,也走入煙火人間,這場名為 “月亮漂流計劃”的旅行,斬獲了2025第八屆金燈獎的卓越創意大獎。誰是全球旅行最多的 "藝術游子"?答案在月光里。

    月亮漂流計劃,2024,深圳

    浸淫于卷帙浩繁的中國詩海,列昂與詩仙李白產生了精神共振,詩仙的恣意與哲思注入流動的月光裝置中,當周圍的空間轉化為詩意的劇場,月亮成為了列昂作品里“私藏的、可觸摸的詩”,訴說著全人類關于孤獨、陪伴與永恒的故事,因此稱他為“月亮先生”也不為過。

    The Boy and the Moon installtion in Children,Art Museum, 2012,“男孩與月亮”講述了男孩治愈了掉落人間受傷的新月將它送回星空,從此結下永恒友誼的故事。

    月亮先生列昂

    后工業時代的浪漫詩人

    月亮先生列昂

    “月亮先生”列昂1953年出生于俄羅斯烏拉爾山脈腳下的一戶教師家庭,周邊居住的家庭雙手可數。童年的他長于童話夢境、神話蠻荒交織的場景里——冰天雪地覆蓋下的森林木屋、星辰、麋鹿、山谷……成為了他一生的創作源泉和作品底色。以月光作伴,其實是他“童年本體論”的當代轉譯:那些在冰原木屋凝望星空的夜晚,那些未被規訓的浪漫想象,在月亮私密的銀色軌跡中獲得重生。

    “月亮先生”列昂的藝術之旅始于1980年代,以漫畫為起點構建荒誕美學。1979年從莫斯科謝切諾夫第一醫學院畢業后,這位手持解剖刀的醫學生轉身執起畫筆,將科學的理性與浪漫的想象熔鑄于創作中。早在求學期間(1973年),他便以黑色幽默的漫畫作品在期刊中嶄露頭角,荒誕的視覺語言里暗藏對人類存在的哲學思辨。

    自1990年代起,“月亮先生”列昂開始收集周圍的物品,包括雕塑、視頻、圖片和書籍,并邁向大型裝置藝術的領域,陸續創作了“噠噠布”、“私人月亮”、“月梯”、“宇宙旅行”等100多件作品。其中一些作品被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俄羅斯國家當代藝術中心、意大利路易吉?佩奇當代藝術中心等十余家世界級藝術機構永久收藏。

    《月梯》Ladder to the Moon

    《一立方米宇宙》Cube of Space

    《記憶中的潛意識物件》Sublimal Objects of the Memory

    《索爾維格:記憶之境》,Solveig. Landscape of My Memory,2004

    列昂的作品常以超現實意象、哲學隱喻和童話般的敘事風格而聞名,通過荒誕而浪漫的視覺語言探討人類存在、記憶與孤獨等主題,擅長巧妙地將虛構的卡通角色與戲劇表演相結合,營造出一個充滿荒誕色彩的奇妙世界。他的作品是對人性本真和情感連接的呼喚,能自然而然引發共鳴與思考,提醒著人們回歸內心,找回源自童年的純真與真誠。

    光影與色彩書寫

    月亮先生的宇宙詩篇

    數十年的藝術生涯,除了代表作“私人月亮”,“月亮先生”列昂一直用光影與色彩書寫著自己的宇宙詩篇。他賦予月亮、星辰以生命,用光影織就黑暗中的感官與心靈之旅,星球天體在他的鉛筆稿下褪去冰冷的外衣,化身詩歌里的主角,試圖用詩意引起人們對現代性的思考;童年的生命力賜予他奇思妙想的腦洞,以記憶為主題,列昂用復古而鮮艷的色彩創造出了形態各異的奇幻生物,講述了一個個簡單而富有詩意的故事。

    House of the God,2022

    以光為經緯,列昂在空間中編織出天體與棲居的哲學對話。這個房子閃耀著,仿佛能驅散漫長世界的最后黑暗。

    Visit of the Star

    列昂認為,人類靈魂本就源自宇宙星辰,當我們接納神圣力量時,內在的光芒會與宇宙能量產生共振。

    The Way to the Moon,2022

    宇宙旅行系列作品2022年首次展于日本瀨戶內,以科技理性與浪漫想象的交織,勾勒出人類登月夢想的實現軌跡。

    “噠噠布”項目(Dabloids Project),1990-2015

    “噠噠布”(Dabloids)是一個有意識的紅色精靈體,形似赤足小腦,象征人類隨身攜帶的思想包袱——顏色越紅、形態越大,代表人被執念消耗的生命力越稀薄。它通過滑稽笨拙的形象提醒現代人,唯有清空頭腦中符號與陳詞的循環,才能感知世界本真的美麗。

    作為俄羅斯最著名的漫畫家之一,讓科學理性與荒誕詩意碰撞,“月亮先生”列昂創作了諸多繪本,以獨特視角展現對人性、生命及社會的深刻洞察。他堅信如《小王子》所言“我們都來自童年”,童年是最純真的生命部分。在后現代主義相對主義主導的當下,真誠稀缺,人們躲在角色背后,喪失了與自我誠實對話的能力。而列昂構建了一個神奇、迷人且脆弱的藝術世界,以真誠為核心,融合奇幻想象與現實反思,引導人們進入充滿詩意的空間。

    《肝臟開花》Le Foie en Fleurs,1994

    《天使的水晶胃》,The Crystal Stomach of the Angel,1997

    《悲傷的胃》Stomach in Sorrow,1994

    這個關于胃和靈魂、食物和糞便的故事,是生與死的永恒故事。在《悲傷的胃》、《天使的水晶胃》等畫本中,胃是列昂因熬夜閱讀醫學文本崩潰而后產生的幻覺。他以滑稽的敘事風格探討靈魂與肉體的關系,以及生與死的循環。

    《深海潛水者》Deepsea Divers,1996-2000

    人類的幸福以信仰、希望和愛這些使生活有意義的基本價值觀為基石,然而,獲得它們就像從天上摘月亮一樣困難。“月亮先生”列昂以象征性姿態——挪用月亮的光芒溫暖著兒童和成人的靈魂,在詩意與安寧中,人們的心開始相連,跨越無垠的孤獨。當工業文明吞噬星辰,他讓現代人得以在孤獨中重拾與宇宙對話的能力,最終在藝術構建的精神世界里完成對異化現實的超越性救贖。

    面對月亮先生的宇宙詩篇,

    唯愿友愛長存,

    唯愿月光永恒。



    展覽時間

    2025年4月30日-2025年6月29日

    周一至周四11:00-19:30

    (最晚入場時間:18:30)

    周五至周日10:00-22:00

    (最晚入場時間:21:00)

    早鳥票使用時間:2025年4月30日-5月23日

    展覽地點

    深圳·中國華潤大廈藝術中心美術館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科苑南路2888號中國華潤大廈b1

    地鐵2號線、11號線后海站出站地下通道可直接步行前往

    觀光巴士科技生態藍線華潤深圳灣站步行347米

    自駕車至深圳灣萬象城停車步行前往



    Hello! 月亮先生:Leonid Tishkov的深圳之旅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