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茗:徘徊窗影間》展覽現場 攝影:Ken Lee ?王茗 致謝否畫廊
對談:王茗、阿什利·奧德基克、勞拉·霍恩
翻譯:李想
在這個流轉不息、充斥著信息化干擾的時代,我們是否仍可以停緩腳步,凝視周邊的世界?若如此,這份凝視將賦予我們的生活何種意義?王茗的首次個展《徘徊窗影間》于紐約否畫廊呈現,正是對這一命題的細膩探尋。展覽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靜謐瞬間,并將其化為更深層次的情感與心理景觀。于王茗的筆下,日常的片段、城市的幽微細節被賦予新的生命,化作關于孤獨、存在與感知的沉思之境。
《王茗:徘徊窗影間》展覽現場 攝影:Ken Lee ?王茗 致謝否畫廊
對于大多數城市居民而言,日常生活以熟悉的節奏展開:在家與工作之間匆匆穿梭,很少駐足審視身邊的世界。而對于王茗,這些看似平凡的瞬間——穿行于熟悉的街道、徘徊于公園或室內空間——卻構成了她藝術實踐的重要基礎。她以周遭環境為素材,構建出深具內省意味的藝術敘事,通過對日常的再現與重構,探討人類在日常生活之中所建立的情感關聯,并追尋更深遠的存在意義。
《王茗:徘徊窗影間》展覽現場 攝影:Ken Lee ?王茗 致謝否畫廊
王茗成長于中國深圳,現居紐約,她以細膩的視角深刻洞察都市生活的日常與景觀。在將這種理解融入作品之中的同時,她更傾向于在喧囂中捕捉寂靜的場景,從建筑細節、日常物品以及隱藏于繁忙街區中的精心修剪的草地中汲取靈感。每幅畫作都被注入情感的共鳴——孤獨、寧靜、安慰或自豪——這些情感植根于藝術家對場景的深刻反思。王茗的創作過程始于攝影,這些照片通常拍攝于她家或工作室附近的一次散步或日常時刻。在此基礎上,她進行草圖構圖創作,將對場景的細致觀察與當下情感共鳴相結合。她經常調整細節,例如將晴朗的藍天改為陰沉的灰色,或移除人物和多余的元素,以精準調整作品的情感氛圍。她的繪畫并非對現實的直接再現,而是對記憶或其想象性再詮釋的心理映射,折射出她與這些場景之間深刻的情感聯結。
策展人阿什莉·奧德科克和藝術家王茗,攝影:Cassie Sun
本訪談將深入解讀她的藝術實踐,探討她如何以畫面重塑日??臻g,使其成為靜觀與冥想的詩意場域。TUSSLE雜志的創始人勞拉·霍恩與藝術家王茗和策展人阿什利·奧德基克一起對話,分享她們對記憶、氛圍與敘事如何塑造我們感知世界的獨特思考。
王茗 《關于橋的思考》 2024 布面油畫 127 x 89 cm ?王茗 致謝否畫廊
勞拉·霍恩:茗,你的作品常常將日常的城市場景轉化為深層的心理景觀。是什么吸引你進入這些看似尋常的瞬間?比如,你能否談談促使你創作《噴泉》的觀察經歷,以及你如何將其轉化為超越表象的深層意象?
王茗:我習慣用拍照的方式記錄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經意間吸引我的畫面。至于是什么讓我駐足,每一次的契機都不同——有時是光影在空間中的流轉,有時是物體的形態、肌理或氛圍,有時則是某個場景觸動了情感或勾起了回憶?!秶娙吩醋晕以诠ぷ魇腋浇珗@某個陰天拍攝的一張照片。雖然畫面的色調仍忠于現實,但我對地面做了調整,以深邃而凝實的青綠色取代了原本的石面,使其喚起水的意象。
王茗 《噴泉》 2024 布面油畫 40.5 x 30.5 cm ?王茗 致謝否畫廊
勞拉·霍恩:阿什利,你如何看待王茗的作品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激發人們的正念意識?
阿什利·奧德基克:的確,我們身處一個充斥著過度感官刺激的世界,疲于追趕,竭力跟上節奏;無論是為了獲取資訊還是尋求娛樂,都常讓人疲憊不堪。我認為,我們需要更多的“實體”體驗——與真實、可觸及的事物建立聯系,以此將自己錨定在當下。而茗的繪畫恰恰在提醒我們去實踐這種體驗。她的作品捕捉了日常生活中那些靜謐而易被忽略的場景,讓我們有機會單純地凝視、感受。這里沒有刻意的操控,也沒有潛藏的商業信息,而是一種純粹的安寧,得以讓我們短暫地從紛擾中抽離,回歸自身的思緒與情感。這種體驗,像是凝視窗外的世界,讓自己停駐,靜靜地接受現實本來的模樣。
王茗 《藍色的影子》 2024 布面油畫 91.4 x 132.1cm ?王茗 致謝否畫廊
勞拉·霍恩:二位都在各自的實踐中探討了感知與記憶的主題——茗,于你是繪畫的歷程,阿什利,你則是通過這次展覽策展。你們會希望觀眾如何與這些主題產生共鳴?
王茗:我的許多畫作都承載著某種記憶或情感狀態,它們在時間的流動中持續存在,然而畫面本身卻保持著某種模糊性。我希望觀眾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或許是化身畫面中的主角,或許是站在畫外,如同透過窗戶凝望一個未曾踏入的世界。以《藍色陰影》為例,當觀眾站在畫前,畫中的陰影會與他們自身的影子交疊,在這一瞬間,他們與作品形成了某種無言的聯結。我希望這些畫作成為某種入口,邀請觀者進入自身的回憶與體驗之中。
阿什利·奧德基克:我始終相信,最打動人的藝術體驗,是當你與一件作品建立起個人的情感聯結——無論是被它的氛圍吸引,還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故事。在策展時,我希望為觀眾創造一種能夠自由進入的環境,讓不同的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與作品對話。展覽的空間布局提供了多重觀看方式:你可以近距離沉浸其中,也可以從遠處整體感知作品的張力;而導覽解讀則為那些想更深入理解的觀眾提供線索。這些方式共同構建了一個開放而親和的氛圍,使觀眾能夠以最自然的狀態進入作品,進而觸及自身的內心世界。
王茗 《窗間蛛影》 2023 布面油畫 208.2 x 132 cm ?王茗 致謝否畫廊
《王茗:徘徊窗影間》展覽現場 攝影:Ken Lee ?王茗 致謝否畫廊
王茗 (b.1998,中國深圳)于2020年畢業于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專業,獲得藝術學士學位;2023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視覺藝術專業,獲得藝術碩士學位。目前,她在紐約生活和工作。她自2023年起開始在視覺藝術學院教書。她的作品持續在中國、歐洲和美國展出,包括秋冬空間,南京(2023年);Storage畫廊,紐約(2023年);LATITUDE畫廊,紐約(2023年); Fredric Snitzer畫廊,邁阿密(2023年);Belenius畫廊,斯德哥爾摩(2023年)。她曾是佛蒙特工作室中心的駐留藝術家(2024年),并獲得紐約伊麗莎白藝術基金會Robert Blackburn版畫獎(2023)、哥倫比亞大學助教獎學金(2022年)和視覺藝術學院的Jack Endewelt紀念獎(2020年)。她的作品被 Arsty、Whitehot Magazine、New American Painting、Neol Magazine、Kunstkritikk、一條、《深圳日報》等媒體平臺廣泛報道。2025年她在否畫廊舉辦在紐約的首次個展。
阿什莉·奧德科克是一位常駐紐約和洛杉磯的策展人、藝術作家、編輯和藝術顧問。她擁有紐約城市大學亨特學院藝術史碩士學位,其工作重點是通過包容性的視角重新思考藝術與觀眾之間的關系。她曾為SPRING/BREAK、ChaShaMa、Art in General和KUNSTRAUM LLC策劃項目,并于2022至2023年擔任KUNSTRAUM LLC的駐地策展人。她的展覽曾在《Hyperallergic》和《Art Spiel》等出版物中刊載。她目前擔任ART[MEMO]和Friend of the Artist的編輯,同時也是支持加州安特洛普谷公共藝術的非營利組織Art in Residency的董事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