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沖(1963-2025)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油畫家、藝術教育家石沖于2025年2月23日上午因突發心梗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這位被譽為“中國寫實油畫突圍的勇者”的藝術家,以觀念性照相寫實主義顛覆傳統,用畫筆與生命對話,為中國當代藝術史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石沖,原名華維重,1963年生于湖北黃石。1987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后,他先后任職于湖北省歌舞團、湖北美術學院,2001年,作為杰出藝術人才被清華大學引進,任教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曾擔任繪畫系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分部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美展評委,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委員等。
早期創作中,他以《被曬干的魚》(1991)打破靜物畫傳統,宣紙與鐵銹的材質實驗暗喻生命與時間的辯證關系,榮獲中國油畫年展銀獎。1990年代,他提出“觀念先行,語言鋪墊”的創作理念,將行為藝術、裝置藝術與古典寫實技法熔鑄為“行為-裝置-繪畫綜合體”,使寫實油畫重獲當代性。
石沖的藝術創造始于對寫實繪畫的深度解構。他像外科醫生般解剖視覺表象,在《欣慰中的年輕人》(1993)中,蒼白男體與裸鳥的荒誕組合,成為工業化時代精神困境的冰冷隱喻。以《綜合景觀》(1994)為代表,通過工業廢墟與人體碎片的超現實拼貼,揭示消費主義對生命的異化。在《物語》系列(2000-2015)中,他用水痕、氣泡遮蔽人體,以“物的侵襲”解構視覺慣性。玻璃板后的模糊軀體,迫使觀者穿透表象,直面生死本質的哲學叩問。
石沖的溘然長逝,引發了中國美術界眾多師友的深切緬懷。美術評論家馮博一在緬懷中強調了石沖的藝術獨特性,認為其創作“難以在中國當代藝術類型化、均質化中進行簡單界定和歸類”,并稱他為“不見容于當下通行‘繪畫’模式的藝術家”。這一評價凸顯了石沖在傳統寫實油畫與當代觀念藝術融合中的突破性貢獻。
原湖北美術學院院長唐小禾唐小禾以“卓越的藝術才華”和“敏銳的探索精神”概括石沖的成就,并深情回憶了其調任清華大學時湖北藝術界的惋惜之情。他提到石沖在師生交往中流露的真摯情感:“說到往事眼里含著淚”,展現了石沖重情重義的人格特質。
湖北美術學院93級油畫班全體學生悼念:“先生教學嚴謹而不失溫情,課堂上一絲不茍地示范油畫、素描技法,甚至將榮獲第二屆中國油畫年展金獎的《行走的人》實物頭部模型帶入課堂供我們寫生研習;課后又如兄長般與我們傾談藝術理想……最難忘先生將剛剛創作完成的《欣慰中的年輕人》原作搬至教室,向我們解析創作理念與技法要義,這般毫無保留的授業風范,成為我們藝術道路上永不熄滅的明燈?!?/p>
《預言家》布面油畫 160cm×120cm 1988年
《行走的人之一》 布面油畫 180cm×80cm 1993年
《欣慰中的年輕人》 布面油畫 152cm×74cm 1993年
《綜合景觀》 布面油畫 180cm×165cm 1994年
《今日景觀》210cm×175cm 布面油畫1996年
《影隱》 布面油畫 150cm×80c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