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藝術中國

    中國網

    科技搶占腦力的同時,別忘了給自己準備一節藝術體驗課!

    第2025/2/22-2/28期
    2025/2/22-2/28

    推薦精彩藝術展,不負周末好時光

    來源:藝術中國

    科技搶占腦力的同時,別忘了給自己準備一節藝術體驗課!

    本周,多地中小學迎來開學首日,各大高校師生也陸續返校。開學季,,“DeepSeek”、機器人、人工智能(AI)強勢登陸“開學第一課”,成為春季開學一大亮點。在科技搶占腦力的同時,也別忘了給自己準備一節課外藝術體驗課。
    本期《周末去哪兒》特別推薦多場目前正在高校美術館、博物館展出的藝術展覽,包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傳移模寫: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臨摹教學作品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為了趨向美玉的藝術:紀念王遜誕辰110周年史料輯佚展》、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乙巳說蛇》;還有兼具知識性、故事性和審美體驗的展覽包括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與美為期:威廉·莫里斯與英國工藝美術運動》、蘇州吳文化博物館《紅樓夢——圖像史與物質文化》、香港藝術館《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等。
    本周新開幕的展覽有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面對面——童雁汝南個展》、站臺中國《時間的形狀:20周年特展》、上海藝術門《松元千里:宇宙! 白色輝光》等。
    此外,上海博物館東館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于2月19日進行展品更換,東晉王羲之《草書上虞帖》卷、唐懷素《草書苦筍帖》卷、唐孫位《高逸圖》卷、五代徐熙《雪竹圖》軸、南宋佚名《望賢迎駕圖》軸將暫別展廳,代之以另外5件/組精品文物。希望這些展覽豐富你的生活。

    1.傳移模寫: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臨摹教學作品展

    臨傳唐韓干《牧馬圖》,黃均,1953年

    臨唐敦煌石窟壁畫(二),李斛,1961年

    “傳移模寫”是南齊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的六法之一,指臨摹前人書畫作品。傳移模寫是練習繪畫基本功的必經之路,許多著名畫家都十分注重對歷代經典作品的臨摹,通過師法古人、融會貫通,最終自成一家。

    展覽陳列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臨摹教學的臨摹作品、課徒稿及臨創轉化創作共300余件,梳理央美中國畫學科較為系統完備的教學規劃和學科建制,探究中國畫理法的當代重構,討論當今傳移模寫的重要性和對未來的啟示。

    展覽時間:2025年1月21日 - 3月16日 9:30 - 17:30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層展廳)
    全票:30元(需預約購票)

    2.為了趨向美玉的藝術:紀念王遜誕辰110周年史料輯佚展

    《美術》1954年第8期發表的王遜文章《對目前國畫創作的幾點意見》,引發新中國第一次中國畫論爭

    展覽系統介紹中國美術史家王遜的學術思想來源,以及他為了“趨向美玉”的中國藝術所做的現代體系性建構工作、貢獻和特點,同時展現四十年來學術界對王遜遺著整理與研究取得的成果。

    王遜(1915-1969)是新中國美術史學奠基人,他于1937年發表第一篇美術史論文《玉在中國文化上的價值》,認定中國美術史是從中國人對玉石的發現和使用開始的,將中國藝術精神概括為“一切藝術趨向美玉”。

    1948年到1953年,王遜參與了景泰藍改良、國徽設計、建國瓷設計等新中國工藝美術重大項目。他基于中國美感觀念中最精粹的“素樸”觀,發展出指導工藝美術改造“好看、好用、省工、省料”的原則性意見,為現代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許多先導性、開拓性的探索。

    展覽時間:2025年1月21日 - 5月5日 9:00 - 17:00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3.面對面——童雁汝南個展

    展覽海報

    2025年2月22日下午4點在北京798第二空間,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將推出藝術家童雁汝南的個展“面對面”。

    本次展覽由前意大利羅馬國家現代和當代藝術館館長的克里斯蒂娜·科魯(Cristiana Collu)策展,系統地展現童雁汝南近年的作品100余件。?童雁汝南二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修行式的寫生創作,在藝術領域獨樹一幟。他的作品作為一種東方哲學和現象學的探究,詮釋出當代人們的生命情感,呈現出面孔之下充滿張力的場域和流變的過程。

    展覽時間:2025年2月22日-4月15日
    展覽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4.時間的形狀:20周年特展

    展覽海報

    2025年春,恰逢畫廊成立20周年,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將于2月26日呈現“時間的形狀:20周年特展”。

    此次特展將以空間的展覽和線上梳理展覽史的形式同時進行。畫廊空間的線下展覽將以繪畫為主體,以管窺豹的呈現出我們對藝術的理解和視角。線上將推出“20年展覽史”的文獻項目,概述20年來站臺中國的藝術家們、藝術同仁與藝術生態的互動和藝術生產,將過往的時間和事件以文獻的方式在迭代的互動與傳播中顯化出新的肌理。

    展覽時間:2025年2月26日-4月6日
    展覽地點:站臺中國

    5.盧貝娜·希米德

    盧貝娜·希米德,《時髦的婚姻》,1986,綜合材料和聲音,尺寸可變。由藝術家、倫敦Hollybush Gardens畫廊和紐約格林·納夫塔利畫廊提供?!疤嗟膲簟闭褂[現場圖,洛桑州立美術館,2022。?盧貝娜·希米德。圖片由洛桑州立美術館提供,攝影:MCBA,喬納斯·亨吉。

    展覽借希米德獲2023年瑪麗亞·拉斯尼格藝術家獎的契機舉辦,由UCCA策展人欒詩璇策劃,梳理了希米德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豐富創作。展出的19組(件)重要作品不拘泥于單純的繪畫呈現,而是將畫筆延伸到了人形立牌、復繪的物件、肖像作品以及聲音裝置等多媒介上。希米德作為英國80年代黑人藝術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她在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始終將黑人群體的經驗作為敘事中心,通過對個人生活遷徙、離散和重構的深情講述,表達了對非裔離散社群歷史的長期關注。

    展覽時間:2025年1月18日-4月27日
    展覽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6.與美為期:威廉·莫里斯與英國工藝美術運動

    “草莓小偷”家居紡織品,威廉·莫里斯,1883年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英國設計師、商人、詩人和社會活動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工藝美術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被譽為“現代設計之父”。

    莫里斯及其追隨者從自然、歷史、宗教和異域文化等諸多母題中獲取靈感,同時也不斷回望充滿道德情懷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從浩瀚的詩歌、文學、建筑和藝術中攫取創作素材。

    本次展覽匯集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收藏的123件(套)藏品,包括設計稿、紡織品、珠寶、陶瓷、金屬制品、家具、壁紙等,探索1890至1920年間威廉·莫里斯帶領下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風潮,及其對當時人們生活及后世的深遠影響。

    “貓頭鷹”壁毯,約翰·亨利·迪爾設計,1895年

    展覽時間:2024年12月13日 - 2025年4月6日9:00 - 17:00 提前45分鐘停止入館
    展覽地點:世博會博物館(1號臨展廳)

    7.松元千里:宇宙! 白色輝光

    藝術門本周末將呈現日本藝術家松元千里的個展《宇宙!白色輝光》。展覽由沓名美和策劃,是藝術家松元與畫廊合作的第?次個展,同時也是她在中國的首展。松元的創作根植于日本傳統扎染技法“絞染”(shibori),但她的實踐超越了工藝傳統,將織物轉化為雕塑形式,探索個性與集體之間的張力。 本次展覽匯集了大型紡織裝置、動態藝術作品和發光雕塑,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空間體驗。

    展覽時間:2025年2?21日–3月22日
    展覽地點:上海藝術門

    8.上海博物館東館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展品更換

    南宋 李迪 雪樹寒禽圖軸,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東館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于2月19日進行展品更換,東晉王羲之《草書上虞帖》卷、唐懷素《草書苦筍帖》卷、唐孫位《高逸圖》卷、五代徐熙《雪竹圖》軸、南宋佚名《望賢迎駕圖》軸將暫別展廳,代之以另外5件/組精品文物。

    在首輪書畫常設展中,上博毫無保留地拿出了壓箱底的國寶級館藏,僅晉唐書法板塊就匯聚王羲之《上虞帖卷》、王獻之《鴨頭丸帖卷》,唐懷素《草書苦筍帖卷》等傳世名品,包括原作及全部題跋。歷代繪畫館首輪展品中,包括唐代孫位《高逸圖卷》、五代徐熙《雪竹圖軸》、五代董源《夏山圖》、南宋佚名《望賢迎駕圖軸》、北宋趙佶《柳鴉蘆雁圖卷》、元錢選《浮玉山居圖卷》等珍品。此外,首輪展品中還匯集了“元四家”中的三家之代表作——王蒙《青卞隱居圖軸》、倪瓚《六君子圖軸》等。

    展覽時間:2025年2月19日起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東館

    9.海上明月·紀念吳昌碩誕辰180周年藝術大展

    展覽現場

    作為“何為海派·海上名家”藝術系列大展和中華藝術宮紀念一代巨擘誕辰180年的重磅大展,首度聚焦吳昌碩從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后最輝煌的人生15年,剖析吳昌碩作為杰出藝界領袖,如何修煉藝事,煥發異彩,以其卓越的藝術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推動了整個海派書畫乃至中國近現代藝術的傳承、創新和發展。180余件精品、逾1500平米的展示面積為近年同類型展覽之最。

    展覽時間:持續至3月31日
    展覽地點: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

    10.偶遇—韋斯·安德森

    展覽呈現了300張攝影作品,這些作品皆出自《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粉絲之手,他們以韋斯·安德森的手法,拍攝了各自所看到的世界。

    展覽時間:持續至2025年3月16日
    展覽地點: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11.桃花得氣美人中——明清江南女子的藝術和生活

    以聰穎博識女性的才藝為主線,通過《美人圖畫》《風流節慨》《邁出香閣》《玉臺掇珍》四個單元,立足于杭州博物館現有藏品,并聯合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遴選與“她們”相關的文物,闡述明清才媛重要的藝術交往和創作,為觀眾提供更加細膩、更為飽滿的情節和更加有趣的觀賞角度。

    展覽時間:2024年11月28日—2025年2月24日(本周末最后展期)
    展覽地點:杭州博物館
     

    12.紅樓夢——圖像史與物質文化

    展覽現場

    呈現100幅旅順博物館館藏《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并輔以《紅樓夢》相關文物53件/套,以插圖與文物相結合的方式,向觀眾呈現一場圖像與物質的紅樓夢故事。 

    展覽時間:2024年11月20日-2025年2月23日(本周末最后展期)
    展覽地點:蘇州吳文化博物館

    13.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

    保羅·塞尚,《蘋果與餅》

    本次展覽是中國香港首個以兩位印象派代表人物塞尚和雷諾阿為主題的展覽,共展出來自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的52件畫作,其中51件首度在港亮相。展覽旨在呈現塞尚和雷諾阿的藝術風格與成就,同時揭示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與切磋交流。

    展覽時間:2025年1月17日-5月7日
    展覽地點:香港藝術館

    14.乙巳說蛇

    展覽海報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為迎接乙巳蛇年,遴選24件(套)與蛇相關的館藏文物進行展出,探討蛇在中國歷史中的不同形象,重點展品包括戰國持戈執蛇鳥人銅印、山東嘉祥縣洪福院出土東漢畫像石拓片、清代居廉《動物冊頁》及王素《十二生肖故事掛軸》。

    展覽時間:2025年1月10日-6月21日
    展覽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圖片源自網絡,撰文/編輯:臺馨遙)

    周末去哪兒 >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