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藝術中國

    中國網

    博物館里尋年味!各地新春特展佳展一覽

    第2023-2期
    2023/1/20-1/27

    推薦精彩藝術展,不負周末好時光

    來源:藝術中國

    博物館里尋年味!各地新春特展佳展一覽

    春節期間,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為迎接新年所策劃的各類精品展覽和特展也已出爐。走親訪友,大快朵頤之余,也別忘了給自己準備一份精神大餐。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安排了“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從臘月初一開始到春節,宮里的年味是一天比一天濃起來,春節期間到訪故宮的觀眾,將感受到濃濃的“年”意;上海博物館、深圳博物館、重慶美術館、山西考古博物館等分別推出與癸卯兔年相關的迎春特別展和文物展,澳門藝術博物館展出“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文化”特展,帶領澳門的觀眾朋友了解清代皇家過年的傳統和儀式。
    湖南博物院“守味湖南年”、廣東省博物館 “年畫里的中國”也是年味滿滿;此外,“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第七屆廣州三年展、“古希臘人:運動員、戰士與英雄(大英博物館藏古希臘文物特展)”、“高山仰止·回望東坡”蘇軾主題文物特展等也非常值得打卡。
    癸卯新春快樂!

    北京

    1. “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

    現在的春節,俗稱“過年”,古稱元旦,是咱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始于臘月初一,終于二月初二,除夕和元旦達到高潮。期間的各種活動,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愿。辭舊與迎新,不論深宮,抑或民間,是同一種文化,不同表現。

    春節來故宮參觀,道道宮門上意蘊深遠的春聯、威武祝福的門神……這里年味正濃!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23日-(進行中)
    展覽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上海

    2. 玉兔精靈:上海博物館兔年迎春展

    兔尊,西周,1992年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M8號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白釉兔,唐代,上海博物館藏

    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館推出“玉兔精靈”迎春特別展,呈現7件與兔有關的文物。兔在古代有祥瑞、機敏的美好寓意,此次展出的兔類題材文物品類多樣、造型豐富,或坐或伏,須毛畢現,宛如活靈活現、憨態可掬的兔精靈,為觀者送上新春祝福。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8日 - 2月26日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   


    3. 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

    《圣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跡》,波提切利,約1500年

    本次展覽是上海博物館“對話世界”文物藝術系列展第二期,共展出來自英國國家美術館的52件油畫,涵蓋了波提切利、拉斐爾、提香、倫勃朗、莫奈以及梵高等藝術家的作品,帶領參觀者探索從文藝復興至20世紀的400年歐洲美術史。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7日 - 5月7日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

    蘇州

    4. 古希臘人:運動員、戰士與英雄(大英博物館藏古希臘文物特展)

    展示希臘人和亞馬遜戰士戰斗的飾板,約公元前350年

    玩羊拐骨的女人,約公元前330-前300年

    本次展覽是蘇州博物館“世界文明史”系列的第二期,呈現大英博物館收藏的177件文物,以運動員、戰士與英雄三個不同角色串聯起展覽敘事線索,從童年游戲、體育運動、音樂繪畫、軍事裝備、陵墓裝飾等多個角度展現古希臘人的競爭精神。

    最值得關注的展品包括5件來自哈利卡納索斯陵墓(摩索拉斯王陵墓)的文物。這座陵墓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25日 - 2024年2月25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


    5. 影映滄浪:蘇州美專動畫人作品手稿展

    本次展覽是蘇州美術??茖W校建校百年紀念展之一,將呈現蘇州美專動畫藝術家的手稿作品,涵蓋《大鬧天宮》《九色鹿》《雪孩子》《沒頭腦和不高興》等諸多經典動畫,回顧中國動畫學派百年歷史。

    《良友》第89期報道萬氏兄弟《鼠與蛙》,1934年

    《雪孩子》形象動作資料,林文肖,1980年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0日 - 3月26日
    展覽地點:蘇州美術館


    6. 山水舟行遠:江南的景觀

    《求志園圖卷》,錢穀,故宮博物院藏

    晉王羲之蘭亭序拓本冊(渤海藏真本),明代,浙江省博物館藏

    山水滋養了江南秀麗的風景,也孕育了江南文化中的山水精神。本次展覽共呈現逾131件(套)與江南山水相關的文物,涵蓋古代書畫、古籍、玉器、瓷器、陶器、石器、青銅器等多樣類型,通過三個單元探究山水精神的起源、發展與表現形式,并解析繪畫、園林中的山水關系,為塑造當代山水城市提供借鑒。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22日 - 2023年3月20日
    展覽地點:吳文化博物館(第一特展廳)

    南京

    7. 大江萬古流:長江下游文明特展

    “宜子孫”青玉璧,東漢,揚州博物館藏

    長江下游文明造就了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涵養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泉。本次展覽共匯集來自10家文博單位的約250件(套)展品,為參觀者呈現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起源與發展歷程、文化高峰時期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物證,以及當下城市文明的斑斕光影。最特別的展品當屬兩件吳國青銅器“青銅鳳紋尊”和“吳王夫差劍”。

    青銅鳳紋尊,西周,鎮江博物館藏

    《康熙南巡圖》(第七卷粉本),王翚等作,清代,南京博物院藏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31日 - 2023年3月31日
    展覽地點:南京博物院


    8. 家·國: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展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石章

    家國情懷是歷代中華兒女不懈奮斗的精神養分和力量源泉。本次展覽圍繞“家”與“國”兩個主題展開,共呈現南京博物院收藏的超過60件文物,解讀蘊藏于家國情懷之中的中國傳統人文精神。

    庭院之樂,年畫

    展覽時間:2022年11月1日 - 2023年10月23日
    展覽地點:南京博物院

    寧波

    9. “食禮中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

    石磨盤、石磨棒,新石器時代

    鎏金蓮瓣銀茶托,唐

    本次展覽將通過逾120件(套)文物概括不同歷史時期的飲食文化特色,系統闡釋中國古代飲食的發展變遷與文化內涵。

    展覽時間:2023年1月7日 - 4月2日
    展覽地點:寧波博物院

    廣州

    10. 焦點:18-19世紀中西方視覺藝術的調適

    《街邊小販》,畢仕達,澳門藝術博物館藏

    本次展覽將首次集中展出廣東省博物館“中國外銷畫”藏品系列近20年來的征集成果,同時匯集粵、港、澳多家文博機構的歷史繪畫藏品,共陳列約150件(套)展品,從畫藝、畫技、畫材三個維度入手,講述18、19世紀中外藝術家共同創造的中西方視覺藝術對話與調適的“廣州時代”。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6日 - 2023年3月26日
    展覽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11. 化作通變:第七屆廣州三年展

    《跟連續有關的線索》,范西,2022年

    本屆廣州三年展分為文獻展和主題展,文獻展以“通變”為關鍵詞,旨在系統梳理自1977年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脈絡。主題展則邀請超過50位(組)國內外藝術家及團體參展,試圖以藝術為切入點,反映快速變化的當代景觀,思索如何應對變化,并構想未來可能發生的轉變。

    《云中花園·24個瞬間》,隋建國,2022年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0日 - 4月10日
    展覽地點:廣東美術館


    12. 年畫里的中國

    本次展覽是國內迄今規模最大的年畫主題展之一,共呈現超過300件展品,匯集河北武強、天津楊柳青、濰坊楊家埠、河南朱仙鎮、蘇州桃花塢、四川綿竹、廣東佛山等最具代表性的年畫流派,從神祇、人物、風物、故事四個方面解讀年畫藝術,為參觀者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

    《仕女游春》,楊柳青年畫

    《春牛圖》,楊家埠年畫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0日 - 3月29日
    展覽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深圳

    13. 繁花似錦:深圳美術館典藏迎春展

    《向日葵》,吳冠中

    癸卯新春,深圳美術館從館藏作品中遴選30件花卉題材的繪畫展出,希望在展廳里營造一種花枝春滿、春和景明的氣氛,為觀者送上一份春天的祝福。

    此次展覽的作品有的描繪錦簇燦爛的花叢,有的簡寫三兩支花草,有的落筆于居室或環境而烘托春的氣象,有的以詩入畫而意趣滿紙……喚起人們無限美好的想象。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2日 - 2月12日
    展覽地點:深圳美術館


    14. 伴我同行:十二生肖動物意象

    青花兔子望月圖碟,清嘉慶

    武強十二生肖年畫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動物在人們心中往往形成一些固定意象,匯入民俗信仰,最終成為集體文化記憶的一部分。時至今日,生肖文化仍是我國最具有活力的民俗事項,影響著音樂、舞蹈、戲劇、文學、哲學等各個領域。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30日 - 2023年5月7日
    展覽地點:深圳博物館

    武漢

    15. 中國姿態·第六屆中國雕塑展

    《風之痕-8》,馮崇利,不銹鋼、鋼,2022年

    《一·丨》,湯杰,鋁板烤漆、電子元件,2021年

    “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展”由中國雕塑學會主辦,本次展覽共收到全國723位雕塑家的976件(組)作品,最終遴選出約110件作品展出,反映近年來中國雕塑的新趨勢與新面貌。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31日 - 2023年3月5日
    展覽地點:湖北美術館

    重慶

    16. 2023重慶美術館館藏作品迎春展

    《梅花》,馮建吳,中國畫,1981年

    《大富貴》,班苓,版畫,2015年

    癸卯新春,重慶美術館遴選部分館藏作品展出,涵蓋國畫、油畫、版畫等類別,希望觀者在色彩斑斕的作品中,體驗藝術的魅力,感受春節的美好祥和。

    展覽時間:2022年1月10日 - 2月26日
    展覽地點:重慶美術館    

    成都

    17. “高山仰止·回望東坡”蘇軾主題文物特展

    《陽羨帖》,蘇軾,北宋,旅順博物館藏

    本次展覽是四川博物院迄今最大規模的特展之一,共呈現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等39家文博機構的274件文物,其中一級文物數量達39件。展覽嘗試全方位解讀蘇軾的人物形象,再現宋代四川地區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生活。

    本展最重要的展品為兩件蘇軾書畫真跡《瀟湘竹石圖》和《陽羨帖》。

    《瀟湘竹石圖》(局部),蘇軾,北宋,中國美術館藏

    展覽時間:2022年11月29日 - 2023年3月5日
    展覽地點:四川博物院

    長沙

    18. 守味湖南年

    癸卯年春節,湖南博物院推出“守味湖南年”,以院藏文物為基礎,向參觀者介紹湖南地區豐富多彩的年俗、年味、年貨。策展方特別為本次展覽設計了吉祥物“守味貍”,靈感來自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貍貓漆盤,藝術風格上則借鑒了灘頭年畫的視覺語言。

    展廳現場將再現西漢長沙國轪侯府家宴,邀請參觀者體驗“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筵席禮儀,了解當時貴族的飲食文化;同時用解構的手法呈現一桌當代的“湖南年夜飯”,與西漢筵席場景形成古今對照。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2日 - 3月31日
    展覽地點:湖南博物院

    太原

    18. 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

    玉兔搗藥壁畫,元代

    為迎接癸卯兔年,本次展覽將呈現逾50件山西出土的兔文物,年代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涵蓋銅器、玉器、陶瓷、壁畫等多種材質,展現人類與兔在不斷接觸的過程中,衍生出的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兔文化。

    青銅兔尊,西周

    兔影壁磚雕,清代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4日 - 待定
    展覽地點:山西考古博物館

    南昌

    19. 瑞兔納福:2023全國賀年生肖藏書票、小版畫作品展

    2023年是農歷癸卯兔年,本次展覽以“瑞兔納?!睘轭},展出入選的100幅賀年生肖藏書票和100幅賀年生肖小版畫,以此營造和渲染喜慶祥和的春節氣氛,推動版畫藝術和中國傳統生肖文化的融合創新。

    展覽時間:2023年1月5日 - 3月12日
    展覽地點:江西省美術館

    澳門

    20. 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文化

    金甌永固杯,清乾隆六十二年(1797年)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寄托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年節活動在宮廷和民間傳承中不斷發展,積累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為迎接癸卯新春,推廣中華文化精粹,本次展覽將呈現120件(套)來自故宮博物院具有春節文化內涵的文物,結合視頻資料,帶領觀者了解清代皇家過年的傳統和儀式。

    饋歲荷包,清代

    雍正帝御筆書寫的“?!弊?/p>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17日 - 2023年3月5日
    展覽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

    (臺馨遙/綜合整理編輯,部分圖文來源icity及網絡


    周末去哪兒 >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