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藝術中國

    中國網

    南禺新園—首屆鯨山藝術展

    南禺新園—首屆鯨山藝術展

    時間:   2024-01-08 17:21:41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訊 >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 | 南禺新園—首屆鯨山藝術展

    策展人 | 郭赟

    學術主持 | 段君

    展覽時間 | 2023.12.31-2024.3.30

    開幕時間 | 2024.1.7下午3:00

    展覽地點 | 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1007號鯨山別墅

    作為首屆鯨山藝術展,此次展覽匯聚了陳金慶、戴耘、高孝午、楊光、葉文、張建龍六位杰出藝術家的雕塑作品,走進鯨山藝術展,去體會藝術家們對當代社會、自然與人文的思考,發現更多未知的藝術世界。

    前 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故園,無論是東方或者西方,往時或者今日,城市或者鄉村,形而上或者形而下,故園是精神的歸宿,重造故園實際是一種精神的尋根。伊甸園、巴別塔、空中花園、芥子園、蓬萊等均是充滿著奇瑰想象的精神故園,但是故園中的人、物、事則各有不同。藝術家的想象往往帶有重造故園的色彩,雕塑藝術使得這種重建更加真實且可以觸 碰?;蛟S,這種新建的故園終歸會成為現實,也或許時過境遷成為另一種故園也未可知。南禺山出自《山海經》南山經,據考證地處中國南隅廣東境內,言其山多金玉。深圳是一座充滿想象的新城,地處南山蛇口港的鯨山別墅是中國最早的別墅群,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故園亦是新園。南山本是充滿文化想象之詞,如陶潛詩“悠然見南山”,而蛇口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亦是與世界接駁的最前沿。本次展覽亦是從深層文化內涵和寓意出發,探討當代中國雕塑藝術的精神現狀。

    無論其存在于東方還是西方,往昔抑或今朝,城市或者鄉村,抑或是形而上亦或是形而下的境界。故園,是我們靈魂的歸宿,而重建故園則成為一種精神的尋根之旅。

    伊甸園、巴別塔、空中花園、芥子園、蓬萊等神奇的精神故園充滿了奇思妙想,然而故園中的人、物、事各自編織出獨特而絢爛的篇章。藝術家們的想象常常寄托于對故園的重建之愿,而雕塑藝術則使得這一重建過程更加真切、觸手可及?;蛟S,這新建的故園終將顯現在我們眼前,也或許隨著時光的推移而蛻變成另一番令人矚目的境界。

    南禺山,源自《山海經》南山經,據考證位于中國南隅廣東境內,傳聞山上金玉豐蘊。深圳,是一座充滿想象的新城,而鯨山別墅,坐落于南山蛇口港,是中國最早的別墅群之一,面向大海,春暖花開。這既是故園,亦是新園。南山這個充滿文化寓想的詞語,如同陶潛詩中“悠然見南山”般,而蛇口則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成為與世界接軌的最前沿。本次展覽,深刻挖掘深層文化內涵和寓意,探討當代中國雕塑藝術的精神現狀。

    在這個南禺新園中,愿您領略藝術家們對故園深情的詩篇,品味雕塑所傳達的精神尋根之旅。愿這場展覽為您帶來啟示的光輝,讓我們共同踏入這充滿奇跡與幻想的南禺新園。感激您的光臨!

    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陳金慶

    陳金慶《無住生香系列——乘風破浪》

    陳金慶,出生福建泉州,中國著名雕塑家,現居北京,曾在北京、西安、廈門、河北、青島、云南、新加坡、吉隆坡等國內外城市舉辦過20多次個展。受邀參加上百個聯展、跨界展以及藝博會。作品被中國、德國、英國、奧地利、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以色列、美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各國藏家、美術館、博物館和企業集團等廣泛收藏,包括馬六甲州博物館、玻璃市州皇儲、馬來西亞沈氏集團、東瑞集團、寶龍集團等。在2018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中被作為國禮收藏。

    戴耘

    戴耘《時代空間》

    戴耘,生于1971年,西安人,著名雕塑家、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雕塑學會理事、中國美協會員。多件作品獲獎、被國家級藝術場館收藏。更多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是以“磚”為語言“一戰成名”,但戴耘卻始終保持著對雕塑材料的敏銳嗅覺。對于雕塑的成型方式,從方法論個人語言面貌上講,“磚”語言有極大的新意及材料特質,以當代性反觀歷史,也是戴耘對城市化進程的思考。通過材料本身的自然屬性表達對現代生活下自我存在的探索。

    高孝午

    高孝午《再生——小鳥的夢想》

    高孝午,1999年畢業于福建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雕塑系,2004年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2021年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ESCAC電影與視聽學院電影商業專業碩士學位,現居北京。一直秉持”當下即是”的觀點,在藝術上實踐”凡人藝術”。其作品多以輕松幽默,溫和無戾氣的方式,透露隱喻的、非極端的理性思考,表達對社會的關注、批判和反思。近期作品《再生》、《共境》等系列,著眼“日?!爆F象,以平等心邀約大眾,“用再生喚醒最初的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善巧于心、方便于人,力圖發揮藝術作用于社會的最大有效性。

    楊光

    楊光《另外的風景08》

    楊光,中國雕塑學會理事。作品以多種混合媒介的雕塑為主,探討自然與科技、城市進化等母題。作品入選第十一、十二屆全國美展雕塑展,第二、三屆中國雕塑大展、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等展覽,被廣東美術館、山東美術館、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蕪湖國際雕塑公園等收藏;楊光一直關注當代雕塑材料的問題,多年來以“生態雕塑”聞名業界,他從自身的自經歷、體驗、思考和立場出發,將過去純藝術的“審美”塑造及精英式的形式創造,轉為對社會、當下現實生活及當代文化的關注和回應,用作品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具有生態關懷和思考的藝術世界。

    葉文

    《景觀——景觀29》

    葉文,1978年9月生于廣東龍川,2007年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現居深圳。作品以架上繪畫、裝置、影像、自然藝術等媒介,探討并記錄物質在時間、空間中的物理轉變、及特定存在環境中作為生命個體的生命體驗。作品曾參加《深港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南頭古城);第二、第四屆《深圳當代藝術雙年展》(深圳);《2019當代藝術邀請展》(深圳美術館);《第六屆深圳公共雕塑展》(深圳公共藝術中心)等展覽。并于2017年在深圳美術館、201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2020年在森空間(深圳)舉辦個人作品展覽及講座活動。出版有《時間檔案——葉文作品集》等書籍。

    張建龍

    張建龍《動物兇猛01》

    張建龍,1982年出生于甘肅蘭州,2004年畢業河南師范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2005年至今工作和生活在中國北京,美國世界藝術中心雕塑院研究員,職業藝術家。2021年中國表現-青年當代藝術提名展,獲中國表現青年杰出人物獎,作品曾參加“亞洲當代”藝術博覽會、2019新藝術史:2000-2018中國當代藝術、“文明的形式”中國新藝術切片研究展—2021成都雙年展平行展、2022“共振”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2023聯合國(維也納)第三屆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等國內外重要展覽,作品被國內外機構及個人收藏。



    南禺新園—首屆鯨山藝術展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