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黃永玉回饋故鄉一座博物館 苗子題寫館名

    時間:2009-03-11 15:19:25 |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ID為15685的組件出現問題!

    近日,60多件跟隨著名畫家黃永玉大半輩子的書畫作品和100多件收藏品,在湖南省吉首大學有了棲息之地——黃永玉藝術博物館在該校的齊魯大樓落成。這是黃永玉回饋故鄉的又一舉動。

    五大展廳記錄畫家不凡經歷

    博物館的建筑由明星建筑師、北京大學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和領銜設計,是一幢灰色的建筑,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展廳面積2600平方米,共分為五個展廳,收藏了60多幅黃永玉的書畫作品及百余件收藏品。

    第一展廳為“藝術與人生”,通過文字、圖表、照片和實物等形式,展示了黃永玉傳奇的人生經歷和極富想象力的創作歷程。第二、三展廳為“書畫天地”,展示了黃永玉創作的10多幅書畫作品,其中,《荷花圖》布滿了一堵墻。第四展廳為“收藏世界”,展廳陳列了黃永玉先生收藏的近200件文物,文物的時代上起新石器,下迄明清。

    此外,序廳中還展示了黃永玉代表作之一、大型青銅雕《山鬼》以及一段從長江三峽江底淤泥中打撈上來的約1.5萬年之久、重3噸的陰沉木。黃永玉還專門為它寫了一段文字:“誰說我憩睡至今?吮吸歷史的乳汁,一萬五千年,是另一種生命的方式,愛的方式?!?/p>

    老友黃苗子為博物館題字

    熟悉黃永玉的人都知道,畫家黃苗子郁風夫婦是他特別要好的老友,幾乎每一次黃永玉的展覽、活動中,都少不了他們。這次也不例外,黃永玉藝術博物館的館名正是由黃苗子題寫的。黃苗子說,本來他擬定的是“黃永玉博物館”,后來又改成“黃永玉藝術博物館”,黃永玉二話沒說就認同了這個稱呼。

    開館當天由于有事纏身未能前來,最近這對老夫婦還特意抽出時間來“補課”。

    華僑義捐“文革”老畫

    在眾多的書畫作品中,有兩件分別名為《窗口》和《荷生池塘》的作品很特殊,它們分別由華僑企業家王銘和愛國華僑蟻美厚之子蟻民捐獻。他們在聽說黃永玉要在家鄉吉首大學建一座博物館,便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珍藏多年的作品捐了出來。

    回憶起往事,王銘感慨萬千,1967年,“文革”剛開始,黃永玉因為畫貓頭鷹被打成了“黑幫”,一家人被趕到了北京京新巷十幾平方米的兩間小屋里。狹小的屋子緊挨著別人家的墻,光線很暗,沉悶與壓抑可想而知。黃永玉靈機一動,便畫了一個兩米多寬的大窗子貼在墻上,窗外花團錦簇,陽光明媚,頓時滿室生輝?!霸谀莻€瘋狂的年代里,我們能夠成為朋友,真不容易??!”1978年,王銘決定去香港發展,黃永玉將那幅意義非同尋常的《窗口》送給了他。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文章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