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li>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唐卡畫師邊巴的故事

    時間:2011-07-27 15:02:36 |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藝術家>邊巴>相關報道>

    沒有什么比唐卡更能把佛柔軟而又充滿力量的光芒帶到人間,帶到你我和萬物之間。什么是唐卡?誰賦予唐卡無窮的魅力?唐卡上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敘說著怎樣跌宕而又神奇的故事?有多少善,多少悟,多少人生的輪回被承載,被遠播,像春風吹送的溫暖和花開,祥瑞而幸福?讓我們親近唐卡,親近佛。

    唐卡畫師邊巴的故事:

    2011年拉薩的夏天很反常,老下雨,天氣有點過于涼快,是個可以穿毛衣過夏天的天氣。那天跟古街唐卡店的邊巴老師聊天時也是一個下雨天,邊巴老師穿了一件白色的純羊毛毛衣,看起來很暖和,正如他談話的聲音,很溫暖。

    邊巴老師應該是60年代的人,他說小時候他很喜歡畫畫,看到什么好看的都喜歡畫下來。他記得1978年開始大家的生活變好,很多藏族人家里開始做新的藏式家具了,家具上要畫畫,年輕邊巴老師就幫人畫畫,他說那是只要讓他幫忙畫畫,就很興奮,雖然沒有任何報酬,但是心里卻很高興。那時邊巴老師還幫別人畫藏式卡墊的設計圖,他現在想一想自己那時應該是第一代畫設計圖的人,但是當時由于沒有學過正統的畫畫,都是靠臨摹,臨摹瓷碗上的龍、鳳等圖案。當年年底,邊巴的老師的媽媽看兒子這么喜歡畫畫,就給他找了一位畫唐卡的老師,這樣邊巴老師從十八歲開始跟隨老師貢桑朗杰學習唐卡繪畫藝術。

    1979年拉薩城關區組建了古建隊,邊巴老師和師兄弟一起,一邊學習一邊跟隨老師在布達拉宮修復被破壞和由于年代久遠而褪色的壁畫和唐卡作品,相繼15年的時間,邊巴老師參與了布宮、大昭寺、扎西倫布寺等西藏各地上百座寺廟的修復工作。他還清楚的記得當時十世班禪大師經常教導他們要繼承發揚藏族的優秀文化,做到無愧于先人,對得起后人。這些年邊巴老師在唐卡藝術的殿堂里,日子過的簡單而真實。同時,這段時間里,邊巴老師跟隨自己的老師系統學習了從研磨顏料到構草設計、上色、描金及開眼的所有工序,由于注重基本功的訓練,繪畫技能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由于從59年到79年之間很少有學畫唐卡的,所以現在邊巴老師他們這一代的變成了西藏資格比較老的一代唐卡畫師。從1990年開始邊巴老師就自己帶徒弟。1995年西藏旅游商品開發公司出版的《西藏唐卡大全》里的近兩百多幅作品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出自邊巴老師之手。邊巴老師不僅在畫精美細致的唐卡,而且也在創作極具當代色彩的作品。收藏其作品的人也是綿綿不斷。

    現在的邊巴老師已經從事唐卡繪制三十多年,作品近千幅,多次參展并獲獎,其作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他在拉薩的八角街有一家“古街唐卡店” ,現任西藏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西藏美術家協會理事、拉薩市美術家協會民間繪畫師、高級唐卡畫師,是勉唐畫派傳人。成名后的邊巴老師,并沒有忘記自己作為唐卡藝術傳承人的責任,多年來邊巴老師免費收下了很多前來拜師的學徒,到現在已有四五十多名學徒,其中包括身患殘疾的學生。他說唐卡是藏民族文化最具代表的元素,他希望將西藏的唐卡文化得到繼承、發揚和傳播。而且他同時也能幫助這些身患殘疾的學生以后有個一技之長,這樣他們以后就能在社會上自力更生了。

    邊巴老師不僅想讓西藏的唐卡藝術得到更廣的繼承和發揚,他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西藏其他的傳統手工藝能夠得到發展和傳承,他不希望這些藝術和技術在我們這一代開始慢慢開始消失。邊巴老師現在生活仍然過得簡樸如初,他想把多年節省下來的錢,用在他畢生的愿望上,那就是建一座西藏傳統工藝美術學校。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文章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

    国内自拍视频综合体